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6月22日,四川省河湖長製走進「文旅」職業暨2023年首屆黃龍溪端午龍舟賽在雙流區黃龍溪鎮古碼頭舉行,54支龍舟隊伍、500余對隊員在錦江演出「速度與熱情」,讓錦江黃龍溪再現「百舸爭流」「龍舟競渡」盛景。
6月22日一大早,錦江黃龍溪古碼頭段熱鬧非凡,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齊聚在錦江江畔,只為一睹黃龍溪首屆龍舟賽的盛況。
「嘟~~~」上午10時40許,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標誌著本次賽事正式開啟,這也是龍舟賽離別黃龍溪23年後再度回歸。各參賽隊龍舟如「離弦之箭」向著結尾劈波逐浪、極速前行,岸邊遊客也紛紛大聲吶喊,熱情四溢。
預賽完成後,一名參賽隊員捧著錦江水擦拭著因劇烈運動額頭上冒出的汗水,開心地說:「預賽成果還是比較抱負,主要是這個大環境尤其是水生態環境太好了。」
在市民遊客為精彩紛呈的龍舟賽喝彩時,錦江傑出的水質、美麗的環境也招引了前來觀賽遊客的目光。
「上有藍天白雲、下有綠水青山,龍舟在碧波輕波的錦江上爭渡,這番現象可真是太美了!」現場,來自德陽的市民郭先生宣布如是感慨。
在活動發動典禮上,省河湖維護和監管事務中心相關負責同誌指出,全面樹立河湖長製六年來,四川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議計劃布置,把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擔當,不斷完善河湖長製「五大系統」,聚集河湖長製六大使命,深入開展「清河護岸清水保水禁漁」五項舉動,2022年全省2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9.5%;成都市聚集美麗誇姣河湖建造,水生態管理有能有效,錦江流域、金馬河流域、沱江流域監測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占比達100%;雙流區堅持試點示範,不斷滿足市民大眾對美麗河湖、碧波清波的誇姣神往,錦江黃龍溪等5個國控市控水質考核斷面穩定在Ⅲ類及以上,雙流區當選第一批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使用配置試點城市、獲評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造示範區,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些成果的獲得離不開各級河湖長和河湖辦理維護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和全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加。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錦江水環境管理和水生態打造,做活生態、旅行、文明、體育等範疇相結合的『水文章』,擦亮河長製促文旅融合發展的『錦江名片』。」雙流區河長辦相關負責同誌介紹稱。
從水環境管理到水生態打造、從冬泳到龍舟賽、從疏水到親水……在四川各級河長的奮戰下,在成都母親河錦江的滋補下,黃龍溪鎮正借力河長製促進「河長製+文旅」融合發展,一張「文旅錦江黃龍溪」新名片正逐步擦亮。
如今,千年水碼頭、古鎮黃龍溪正煥發勃勃生機。1-5月,黃龍溪古鎮景區合計接待遊客212.32萬人,實現旅行收入22125.71萬元。